您当前的位置 : 首页 > 养生百科 >

练太极拳的秘诀,你全身松透一定能成为太极高手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2-02 10:41:22    

打太极拳时要做到全身放松,放松,对于打太极拳的都知道,怎样才能放松,对打太极拳至关重要,太极拳有养生和实战两大功能。从养生的角度讲,只有放松,才能心平气和,脉顺血畅,强身健体,从技击的意义上讲,只有放松,才能反应灵敏,动作迅捷,劲力通透,要想做到真正的放松,需要找到明师经过推手,拆招,劲道,练几年明白拳理,明白拳理才觉得太极拳确实博大精深。觉得自己才学点皮毛,越练越有兴趣,是在享受太极拳,甚至几十年乃至一辈子努力去探求。

要思想放松,也就是意念放松,

打拳预备式首先做到意念放松,在意念的引导下,意思头面放松,两臂放松,胸腹放松,两腿放松,从头一直松到脚。按照经穴放松,从头顶百会穴到会阴穴,从肩井穴到劳宫穴,从环跳穴到涌泉穴。依次放松,通过意念的导引,全身放松,当我们进入打拳的状态,有时还会紧张起来,心态就很难放松,如果当你意识到周围人的目光都注意你时,心里便会产生一种紧张感,打起拳来不知所措,反而显得不自然了,这就是心理作用。我们很不经意地做每个动作时,非常自然,流畅,如果正正经经地往那儿一站,准备打拳,反而紧张不自然了,这种专注的意念越重,紧张的程度也越重,有时甚至手指指都会发抖,所以打拳时意念不能过重,但也不能漫不经心。漫不经心就会散漫,懈怠,正所谓,有意无意是真意,比如我们在上步时,要在不经意中把后腿提起来,再轻缓地送出去,这样就做到了放松,既轻灵,又沉稳。

套路要熟练

套路不熟练,也会影响打拳放松。学太极拳不能学太多套路,太极拳是感法,越练越少,有些人学了好几套甚至十几套太极拳,心思都用在记套路上,以至没有心思去探求放松问题。使动作紧张,僵硬,不协调,不自然,影响打拳质量和养生效果,俗话说,熟能生巧,十招会,不如一招精。拳经讲,由招熟渐悟懂劲,由懂劲而阶及神明,套路熟练,打拳才能放得开,松的透,久而久之,内劲自生,外柔内刚,进而达到出神入化,打拳如同爬楼梯,一步一步上,不可能一步到楼顶,登到楼顶上,才能觉得太极拳的奥妙,只有选择一直持之以恒,才能到达顶峰。

在练动作的过情中方法不正确,定势时姿势不准确,也不能做到放松,比如,上步时,后腿的膝,胯关节没有松开,就将后腿挺直地向前迈出,就会显得僵硬,定势时姿势不准确,也必然影响放松,因此在打拳的过情中,方法正确,姿势准确,才能做到真正的放松,否则,即使心里想放松,意念放松,身体也还是没有放松,要做到方法正确,姿势准确,必须要有明师指点,真传一句话,假传万卷书,要想成为太极拳高手,一定要寻师访友,民间还是有高人,有很多年事已高,看各人缘份,艺传有缘人,有些民间高手,一辈子都没有找到有缘传下去。承认烂掉都不乱传。希望平台多的支持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,现在年轻人都很少练太极拳精随,练到比搞高境界是很辛苦的,全身要脱胎换骨大痛。大痛过才能松得透。